专访 | 杜梅:母亲如墙,墙不倒,家里就会四季如春
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,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强调的就是亲子关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。亲子关系指得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。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基础。
前不久,看到一则新闻让记者印象深刻。一位妈妈因为10岁的女儿在上网课时不好好学习,跟妈妈吵架,妈妈太生气了,想吓唬一下孩子,就拉着女儿去跳海。海面风浪很大,小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引起岸边路人的注意。等救援人员赶到,母女俩已经离开岸边30多米远,十分危险。当今社会,由于幼小的孩子天生对母亲本能的依赖,家庭中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多,所以母亲与孩子之间关系在亲子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和家庭教育学者,杜梅多年来关注孩子、关注教育,创作了《女孩范贝西》《男孩阿不》《青苔街往事》等多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。她的新作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是一部关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优秀作品,刚一出版就入选了中国好书月度图书。
在母亲节这一天,中国出版传媒商报邀请杜梅,与读者分享她的作品和创作体会,分享她多年来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心得。通过阅读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,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母亲学会处理亲子关系,也更加懂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句话,“每瞬间,你看到孩子,也就看到自己,你教育孩子,也是在教育自己。”
妈妈怎么变小了
小学生田小磊是个游戏迷,他和妈妈的关系时好时坏。具体说就是不涉及玩游戏,他和妈妈便是极好的亲儿子和亲妈的关系;一旦涉及玩游戏,立刻会变成“仇人”关系。在妈妈严密监视之下,田小磊破译手机密码,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玩游戏。被妈妈抓住之后,他总在洗心革面和故态复萌之间来回反复。他对游戏的痴迷,让恨铁不成钢的妈妈逐渐崩溃。因为对孩子教育的无能为力,故事中的妈妈产生“退行”,突然有一天变小了,成为一个需要田小磊照顾的小女孩。在这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,让游戏迷田小磊逐渐开始发生改变。
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是一部具有童话色彩的现实主义题材儿童小说。关注了一个当下青少年成长中非常值得重视的话题,即如何解救沉溺于手机游戏和手机网瘾中的孩子?如何处理一段濒临崩溃的母子关系?故事在情节设计上十分巧妙,充满想象力和童真童趣。
谈到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,杜梅说作家写什么并不是固定的,有人因刹那间的灵感而写作,也有人是缘于长期的思考。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的写作属于后者。杜梅觉得手机网瘾的问题应该是全世界孩子都有的问题,她观察和思考这个问题有很长时间了。“我曾经在美国学校待过一个月。发现很多美国孩子,尤其是男孩子都爱玩手机游戏。我在一家华人餐厅吃饭时,餐厅老板就让2岁多的儿子自己玩切西瓜游戏。可以想象,这个孩子长大了,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肯定不轻。”大人也一样,杜梅告诉记者,“新冠病毒流行前,我时常在世界各地旅行,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机场,候机大厅里的人,许多都在看手机。当然,不全是在玩游戏,有的人也在阅读。所以我想,游戏成瘾应该不只是孩子才有的问题。”
杜梅说她在动笔之前,带着许多问题,在一个育儿群里跟妈妈们聊了很多。“聊到后面,我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故事走向,等真正写的时候基本就一气呵成。”初稿完成后,杜梅进行了反复修改。“我几乎花了几倍的时间来修改细节。我一向比较重视细节,我希望那些细节具有感染力,能让读者产生真实和亲切感。”在书中,作家用细腻的笔触,写出了那种焦虑紧张的亲子关系: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前青春期的儿童,控制欲极强、恨铁不成钢的母亲,双方斗智斗勇,亲子间的控制和反控制,特别真实生动。这本书出版后引起很多小读者和家长的共鸣。
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杜梅著
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21年1月版/28.00元
孩子为什么手机游戏成瘾
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说,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童年是短暂的,童年又是影响深远的。和往昔相比,今天的孩子成长环境和物质条件都更加优越,但也滋生着新的困境与挑战。杜梅认为,手机游戏只不过是青少年的精神避难所,他们在这些沉溺行为中寻找和寄托的,其实都是现实中所缺乏的。孩子手机游戏瘾只是个表面现象,它折射的是更深层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。
“游戏成瘾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时代病。我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父母为孩子们的电视成瘾焦头烂额。现在看来,电视成瘾简直是小菜一碟。”杜梅觉得现在的父母比那时候的父母不知难上多少倍。“首先,手机无处不在,有的家庭甚至人手一部。孩子很容易拿到,拿到立刻就能玩,一玩就放不下了。人们的生活也与手机息息相关,甚至,离开手机就寸步难行。常有人开玩笑说:自己丢了,都不能把手机丢了。自己丢了还能找回家,手机丢了,就等于半条命没了。”
这话有点夸张,但也说明,手机在我们的生活里,不再只是一个通讯工具。现在的孩子,很多是独生子女,越来越习惯独处。父母工作繁忙,压力大,很少时间陪伴孩子。加上手机带来的便利,孩子们不太愿意与人交流了。杜梅说她有个年轻的邻居,搬来一年多,都没有见过他。“他几乎不出门,吃饭就叫外卖。外卖来了,也不开门,就让人家把饭搁在门边。虽然不出门,但外面发生了什么他都知道。手机里包罗万象,应有尽有。想玩,就打打游戏。想说话,就微信语音找朋友聊聊,完全不需要跟人打交道。不跟人接触,自然也就少了许多人际纠纷。当一个孩子长时间不跟同伴玩耍,渐渐的,他就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了。”
杜梅是自认为比较自律的人,但她笑说自己也不能幸免。如果不写作,她会不由自主地经常打开手机看看。“看手机几乎成了一个下意识的行为,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。这难道不可怕吗?所以,我要求自己,写作时,每个小时只能看一次手机。就这是现实。大人都离不开手机,孩子又如何能经得住诱惑?但是,我想,孩子手机瘾再大,家长也不会傻到想要倒退到没有手机的年代,这太不现实了。”
因此,如果家长,尤其是陪伴在孩子身边时间比较长的妈妈们,没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,只是单一的从行为层面去解决问题,肯定是没有什么效果的。家长抱着孩子是有问题的,应该矫正这样的思维观念,从行为上去制止、去惩罚孩子,这样不恰当的教育,必然会带来相应的冲突对抗。“这本书特别适合那些亲子关系紧张的父母阅读。”杜梅坦言,父母管教孩子,出发点都是好的,但有多少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呢?不但不愿接受,甚至反感、抗拒。为什么?因为父母不懂孩子。“你不懂孩子的想法,就容易误解孩子的行为,就会简单粗暴地进行干涉。于是,孩子宁愿坚持错误,也不愿听从父母善意的规劝。”
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,也是不同的。父亲的格局和母亲的情绪,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人生。杜梅强调,一个情绪稳定的母亲能教会孩子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挫折。因为,母亲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他: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!“我特别看重母亲情绪的稳定。母亲的性格是沉稳的,笃定的,其他人就不会六神无主。一个动不动就崩溃或者时常处于崩溃边缘的母亲,根本就没有能力沟通家庭其他成员,调解家庭矛盾,更不用说成为稳定家庭的基石。母亲如墙,墙不倒,家就在。墙不漏风,家里就会四季如春。”
@对话作家
杜梅: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儿童文学作家,家庭教育学者,著有《好家庭就是好学校》心灵篇、行为篇各一部;小说《爱我的人请起立》《铁是铁钢是钢》《女孩范贝西》《男孩阿不》《青苔街往事》等。其中,《女孩范贝西》《男孩阿不》《青苔街往事》分别入选2014年、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。《男孩阿不》荣获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一届“平湖杯”儿童文学奖优秀奖。
“
杜 梅
中国作家协会会员
儿童文学作家
记者:我们常说,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。孩子身上的问题反映了家长身上的问题。您认为现在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?特别是在戒除手机网瘾这个方面?
杜梅:手机瘾的问题,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,成人问题也很大。如果我们整天手机不离手,当你呵斥孩子别玩手机,孩子心里是不服的。当然,有的父母会告诉孩子:“我们彼此的任务是不同的,爸妈负责赚钱养家,你负责学习。”但是,孩子是不理这些的,看到父母玩手机,他心里一定也是痒痒的。所以,任何情况下,我们都不能使用双标。如果你的孩子手机瘾很大,你自己首先要把手机瘾克服掉。如果你要求孩子上进,你就不能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人。父母放任自己懒散,却要求孩子努力和优秀,这样的要求是无力的。我们只有自己努力和优秀了,才能去要求孩子,孩子也才愿意听你的。
再有就是,要用平常心看待孩子玩手机。有些父母比较偏激,视孩子玩手机为洪水猛兽。这样的心态极易跟孩子发生冲突。我经常用这句话安慰无措的妈妈们:对于手机瘾,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,战术上重视。战略上藐视,我们才不会被孩子的手机瘾吓到,继而产生焦虑,乱了方寸。战术上重视,我们才能保持头脑清醒,能想出好的办法解决问题。
记者:作品中的妈妈因为对孩子教育的无能为力,产生“退行”(变小了),故事情节设计十分巧妙,充满想象力。这样的设计是借鉴弗兰茨·卡夫卡的《变形记》吗?我觉得您这部作品实际上反映了孩子与父母双向成长的话题,您认为家长尤其是母亲,该怎样处理好亲子关系?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反思自身,与孩子共同成长?
杜梅:写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卡夫卡。当我们办法用尽,却不能改变任何问题时,我们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。书中写妈妈变小,不完全是逃避。通常我们理解的逃避是放弃责任。田小磊妈妈主观上肯定不想也不会放弃儿子。但是,她几乎又在独自抚养孩子。当妈妈面对孩子感到力不从心时,又不能正确面对孩子的问题时,只好选择回避或逃避。所以,她的变小更多的是不得已和无奈。
小说中,爸爸“失踪”了,妈妈变小了,田小磊自己没人照顾了,还得照顾妈妈。这种情形下,田小磊突然懵了。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破解自己面临的难题。他本能地希望找到爸爸,以为找到爸爸所有问题就解决了。书中没有具体交代爸爸是怎么回家的,这是我故意留给读者的思考。其实,爸爸不是找回家的,爸爸只有自己主动回家,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。只有当所有人能面对自己的问题,问题才能得到解决。这本书所讲得实际上是一个无法破解和没有答案的故事。
记者:刚翻开您这部作品,感觉是在讲一个教育孩子不玩手机游戏的故事。但是您却说这本书是教孩子“贪心”的书,是想让孩子知道,世界上除了游戏还有许多好玩、有趣的事情。您写这部作品时有没有跟小读者进行互动、交流?写作过程中有什么特别体会?
杜梅:可能跟我的职业有关吧,我是跑教育的记者,所以对家庭教育非常关注。我始终认为,一个人能不能过好一生,跟他的家庭教养有很大关系。采访中我主要是认识了许多家长,特别是妈妈们,经常跟她们在群里互动。当她们听说我要写一本关于手机的书,都很期待。许多妈妈主动跟我分享,因为手机,跟孩子斗智斗勇的故事。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,就是有个男孩手脚并用,半夜爬到妈妈的床边,把手伸进枕头下偷手机。
我的整个写作过程比较顺利,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。这大概跟我平时的写作习惯有关系,我不太会受到外界影响,也不会赶时间,会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写,边写边改。完稿后再修改,通常会修改四五次,甚至更多。
记者:除了《妈妈变小的日子》,您还给孩子写过不少故事,如《女孩范贝西》《男孩阿不》《青苔街往事》等等。您大学是学文学专业的,是什么原因开始给孩子们写故事的?您在讲座中曾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形式,您觉得阅读童话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有何独特作用?在多年写作过程中,有什么有趣的故事能分享吗?
杜梅:我18岁开始发表文章,写散文小说。后来从事记者工作,跑教育,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就关心起孩子来。有一次,好友从北京来深圳,临走送了我几本她写的书,对我说,你也可以写。读了她的书,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想法,就写了两个故事。幸运的是,很快就出版了。此后,便一本接一本地写了起来。我想,可能这与我的职业有很大关系。记者成为作家非常普遍,教育记者成为儿童文学作家,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我的确很喜欢童话。但我不认为,童话只属于孩子,童话应该属于所有内心渴望真善美的人。
对于写作者,的确存在个人偏爱的故事题材和文学体裁。对我,其实这种偏爱不太明显。我不会为了写童话而写童话,也不会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。决定我选择哪种体裁完全根据写作内容而定。当我认为童话更能准确地表达我的想法时,就会选择童话。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,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。
童话的确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。有一次,朋友跟我说起她婆婆的健康问题。然后,无奈地说,她可能活不长了。她3岁的儿子问:“妈妈,活不长是不是就是死了?”妈妈点点头。儿子又问:“死了会怎么样?”妈妈告诉他:“死了就再也见不到她了。”儿子说:“见不到就算了吧。”
刚好我家有《象老爹》这本书,我就送给了朋友。当天晚上,朋友非常惊讶,打电话跟我说:“给儿子读这本书时,儿子边听边流泪,很伤心。读完他说,明天要去看奶奶。”这就是童话的魅力,这就是想象力的魔力,它能帮助孩子们更深刻地理解一些非常抽象的事物。
我认为,成为一名作家是幸福的。当你写完一本书,实际上,这本书就与你没有关系了。它的命运由读者决定,它产生的影响会一直存在。《女孩范贝西》就是这样。许多女孩读完了书来联系我,微信头像签名都是范贝西三个字。她们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这本的感情。这是殊荣,也是勉励。读者的这种喜爱在提醒你:必须要真诚面对读者。作家写作应该只有一个目的,就是用心去写。如果掺杂了利益在里面,读者就会抛弃你。
记者:您未来除了写作,还想为孩子们做些什么?
杜梅:我一直很关心家庭教育,也在身体力行地做一些事,比如,做讲座、著书等。我始终认为健康的家庭环境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。好父母不是天生的,父母也需要学习和不断成长。家庭环境好了,教育方式对了,亲子间的矛盾也就少了。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好的教育。
来源:编辑部
初审:江玉婷
复审:张中江
终审:张维特
排版|童 尚
好书探,我们绝不放过一本好书